受煤炭市场深寒影响和资源条件限制,企业经营再陷深度困境……面对生死存亡的历史考验,新余矿业公司果敢决策:煤业转移,资源由劣向优转,淘汰落后产能,做精做优优势矿井,促进资源效益换挡升级;业态转型,产业从低向高转,带动产业升级,进军煤炭高端产业,发展煤电一体化、产贸一体化,促进产业集群;管理再塑,内控管理由粗向精转,促进管理升级。
2014年10月,转型突围的战役在新余矿业公司打响。
优化结构——产业发展的压舱石
煤炭市场的丛林法则,让重新洗牌的残酷昭然于“市”。要在市场竞争中占领高地,必须下好优化产业布局的“先手棋”。
新余矿业立足于主业做精做优,加速产业布局,淘汰落后产能:对八景煤业的大王山煤矿、天河煤矿三分矿、大光山煤业的铁华山煤矿停产保井,对英岗岭煤矿伍家分矿、花鼓山煤业的山南煤矿停头保面,对天河煤矿复采头面、棠浦煤业的338采面停止开采。由于资源以及产业政策变化,公司审时度势,对省外煤矿实施战略收缩,贵州前进煤矿、大水洞煤矿先后于2014年底、2015年8月有序退出。
有退有进,张弛有度,方显从容。公司充分利用优势矿井,加快建设,技术改造八景煤业的泉南煤矿,延伸天河煤矿四水平,推进英矿东三采区接替工程,形成煤炭产业梯度发展。
煤炭主业在优化中升级,非煤产业在调整中前行。2014年,新余矿业旗下的泰华公司有序退出;对原花矿电厂进行依法处置,盘活资产,通过产交所挂牌拍卖处置;对绿康公司有序退出,完成资产评估。
——优化产权结构,在华明纳米公司推行混合制改革,引进社会资本,提升管理力,激发发展力;
——引入市场机制,在赣瑞公司推行经营风险承包,定目标、定方向;
——培育医疗产业,对瑞州医院实施扩展发展,打造医疗品牌,加速新余矿业中心医院建设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;
——推进资质升级,扶持赣英建安公司打造资质升级版,聚合资源,聚力升级,突破发展瓶颈。
产业结构的优化,宛如一股清新之风,使得“风景这边独好”——新余矿业公司的非煤企业连续两年全线盈利。
管理升级——产业发展的助力器
煤炭发展的大潮退去,企业管理的短板一览无余。产业调整升级,必须匹配管理升级。新余矿业定向发力,在成本管理上提升经营管理水平,严控运营成本。公司以压实市场化主体责任为突破点,打造市场化运行机制。围绕市场化主体,加强井口、区队、班组、岗位四级成本核算管理,生产点、经营点合二为一。在八景煤业杉林矿建立“内部银行”试点,推行内部市场化运行,突显市场主体。在各煤矿开展班组成本考核试点,提炼做法,加以推广。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为重点,打造新型管理机制。全面梳理管理制度,对资金管理、财务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工资管理、转供电管理进行制度再造,强化资金、薪酬、煤质、减员提效、电费、材料等专项监测,提升运营水平。公司强化“煤价降到哪,成本线就压到哪”理念,挖潜增效,严格成本控制,分为生产挖潜、技术挖潜、电费挖潜、材料管控挖潜、工资管理挖潜、安全挖潜、执纪挖潜……七条线纵向推进,深度挖潜。尤其是2015年以来,公司加大物资设备调剂,能利用的不购新,能调剂的尽量调剂,最大化最高效利用退出矿井的物资设备;强化工资薪酬管理,坚持与效益挂钩,加强工资总额预算。公司领导、管理干部彰显担当,带头减薪。拓深挖潜点,止住出血点,去年全年挖潜增效1.38亿元,今年1-8月挖潜增效近6000 万元。 在产业布局管理上,新余矿业“延长产业链”,加大洗选力度,提高产品附加值,对天河煤矿洗煤厂进行改造,优化花鼓山煤业洗煤流程,提升洗选率。“收缩机构链”,大力压缩机构,扁平化管理,优化劳动组织,对富余人员减员分流。多年来,新余矿业一直致力于推进减员分流,在岗人员从组建时的1.2万下降到目前的7000余人,仅今年1-9月减员分流566人。“延伸市场半径”,实施一矿一策、一井一策、一品一策,开拓市场,化整为零,分散销售。重点开辟英岗岭煤矿、天河煤矿的战略用户,加大地销力度,开拓市场空间,稳价增效,打开市场。“收缩煤炭战线”:省外煤矿安全撤退,在确保生产安全、设备安全、资产安全、财务安全中收尾;省内煤矿淘汰落后产能,该关的关,该停的停,停面保井保系统。
在资产资金管理上,新余矿业坚持两个刚性执行,即目标的刚性执行和资金的刚性支付。加强资金风险防控,对于资金的内部借支,实行反承诺,签订合同书。同时积极盘活存量,对闲置资产进行筛查,及时盘活、积极变现。启动高安新宇小区商业店面的公开挂牌处置,化整为零,逐一盘活,初见成效。
项目落地——产业转型的分水岭
转型需要项目,项目推进转型。新余矿业既无转型资源,又无转型资金,更无转型技术,怎么转?
新余矿业总经理罗庆贺说:“光伏发电项目是省能源集团力推的项目,有政府贴补政策扶持,我们有闲置土地资源优势,这是第一个结合点;央企在赣致力发电规模扩建,我们有煤炭资源的优势,这是第二个结合点;蒙华铁路开工,沿线布点建设煤储基地,我们煤炭产业区临近铁路,有煤炭基地区位优势,这是第三个结合点。提高银行信誉度,拓展融资渠道,这是三个结合点的粘合剂。”
志不求易,事不避难,项目转型无疑是一次新的征途。新余矿业瞄准煤电一体、产贸融合为主攻方向,牵手央企,战略合作,同时直取光伏发电项目。三驾马车,齐头并进,新余矿业正举全力实施一场事关企业生存的转型突围攻坚战。
新余矿业紧紧咬住煤电一体化项目,联手大唐国际,去年5月6日完成2×10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煤电一体化框架协议签订,项目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准立项。
进口煤自南方港口登陆;蒙华铁路即将开通,优质煤自北方涌入,新余矿业无疑正陷入南北夹击。等待、观望,只会被挤出市场。新余矿业果断融入新余“两厂一路一基地”建设战略,在产贸一体化的竞争中寻找机遇,抢点卡位。积极培育蒙华铁路新余煤储基地项目,着手前期评估论证,寻求战略合作,开展出资协议洽谈,目前股权比例已初步认定,由新余矿业控股,着手组建股份公司;项目预计总投资6.5亿元。
历史机遇,不容等待。光伏发电项目要纳入全省今年预分配指标,时间非常紧迫,一刻耽误不得。新余矿业衔枚疾进,抓紧落实项目报批、立项、土地确权、专家评估一系列准备工作,紧锣密鼓,有序推进。八景煤业20兆瓦光伏项目被列入省能源局预分配指标,新余观巢皇化、欧里、棠浦光伏发电项目纷纷报批。目前,八景煤业和新余观巢皇化光伏项目已开工建设,有望10月份并网发电。在省能源集团大力支持下,新余矿业组建新余江能光伏电业公司,正抓紧落实土地确权、项目立项准备工作,力争今年底一期光伏发电规模突破80兆瓦。
从煤炭到硅片再到电力,是一次从井下到地面,从地面到空中的升腾,不仅仅意味着产业空间的转换,更意味着产业境界立体化的提升。然而,改革尚未完成,挟闯关夺隘之勇气,新余矿业在探索中依旧砥砺前行……